close

台灣可以不邊緣化嗎?
  企業發展躍上國際舞台的思辯



從品牌台灣這部片談起,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大品牌捷安特與趨勢,一個是所謂的技術品牌(但已延伸至消費端),一個是所謂的消費品牌(直接面對end user),兩者在企業品牌以及策略的制訂上是有所不同的。

消費品牌如可口可樂,最重要的是Marketing的部分,技術雖然重要但比重沒那麼明顯。

技術品牌在科技業最常見,ie. Intel & Microsoft ,兩者合稱的Wintel 在PC 擁有過半的江山。重點在哪裡?

技術品牌成功的關鍵在建立一個技術的平台,而這個平台可以讓全世界都利用遵守,在技術規格上要領先,更重要的是,推出的技術及規格能夠有夠大的市場力量支撐,這樣的規格就能成為主流。所以說誰能擁有先進的技術率先切入大規模的市場,這樣的人就是將來的贏家,下一個世紀絕對會有另一個Microsoft出現,而且很可能就在大陸。台灣企業如何利用同文同種的優勢,握有進步的技術提早切入這個市場成為下一個世紀的主流?這是台灣企業急需去做的。這是台灣企業的大機會,可以擺脫傳統強權對技術平台的控制,甚至建立其他人需要遵守的平台標準。

PC及手機的時代台灣都錯過了,所以我們只能做低附加價值的代工。在下個世紀,這樣的機會還會出現,台灣就要把握這樣的機會。

張忠謀在會中提到HP的前執行長(Fiorinae的前一任),就是因為沒有看到HP的附加價值不夠,所以經營失敗。Fiorinae上任後把公司的營運重點從高附加價值轉為經濟規模取勝(合併Compaq),暫時保有了HP的市場優勢,但是這樣能持久嗎?我想不見得。

台灣早期的優勢在於人民勤奮、擁有極高的生產力,這些是十幾年前台灣靠生產業起家的原因。另外理工人才素質高、具有創業精神也是台灣的優勢,而且可能可以領導台灣成功的轉型。

對於所謂的經貿協定,張忠謀提出了一個不同的看法,這是由於政治上的邊緣化導致的結果,而不是經濟的邊緣化。台灣,從來沒在世界的中央過,所以哪來的邊緣化問題?對於企業來說,尤其是一個已經全球化的企業,這樣的協定實質上的意義並不大。這點跟報章雜誌上說的完全不同,而我很喜歡這個說法。

對於台灣的管制政策,張忠謀認為沒有必要在這點上著墨太多。台灣目前需要的不是管制產業留在本島,台灣最需要的是一個商業模式的創新,反而開放不是優先選項。

目前看來,台灣製造業的外流是短期的陣痛,因為這些產業成長需要的是便宜的人力,台灣的人力已經不便宜了,外流是自然的事。短期的管制對企業也許無害,但長期來看卻會掐死企業,因為優勢已經不見了。

台灣可以參考香港的轉型模式,198X年代香港還是個以製造為主的型態,到如今已經徹底轉變成以服務業(金融業)為主的社會型態了。台灣未來該走的還是這一條路,但我覺得政府好像沒看到,政府應該要幫忙產業作轉型的工作,不管是施振榮提的微笑曲線,還是張忠謀講的產業轉型,都是台灣最該走的方向,朝高附加價值邁進,而不是拼經濟規模。

最後張忠謀給年輕人以下的建言:
1.終身、有系統、有紀律的學習
2.有獨立思考的能力
3.從年輕時就盡情的發揮創意,創意是未來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,而這要從年輕就開始培養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